天津敬业奉献好人 解学刚(2022年4月)(图)

发布时间:2022-10-01 22:07|来源:天津文明网 2022/04/26|查看:289次

  解学刚,男,54岁,中共党员,天津市静海区杨成庄乡宫家屯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团泊洼芦苇艺术馆馆长。他爱岗敬业、不畏艰难、热爱钻研。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在改造建设宫家屯烈士陵园期间,勇挑重任真抓实干,使烈士陵园成功申报静海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村里筹备芦苇艺术馆期间,他带队到白洋淀取经学习,迅速成长为芦苇画制作方面的行家里手,并培养出了一批本村的芦苇画高手,为宫家屯村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就业搭建起重要平台。

  敢于冲锋在前,当好“忠诚卫士”

  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党员,解学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勇于扛重活、打硬仗。2020年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解学刚毫不犹豫停止休假、立即返回工作岗位,主动承担起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投身到抗疫斗争第一线。在农村进行封控管理后,他坚守在户外执勤、登记、测温的岗位上,连续作战30多天,为宫家屯村疫情防控筑起了第一道坚强防线。今年以来,面对全市疫情反复,他一丝不苟配合协助开展外来人员排查、全员核酸筛查等各项工作,不断在疫情防控的“火线”上检验初心,淬炼党性。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村里有名的能工巧匠,解学刚总是热心帮村民解决各类难题,不管是电器坏了还是下水道堵了,他总能手到擒来、轻松解决,大家都戏称他是全能的“解大师”。其实,村民们都知道,哪有什么全能的“大师”,只是解学刚始终把基层的困难事、村民的烦心事放在心上,干在实处,宁愿自己吃点苦、受点累,也要为大家不遗余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挖掘红色资源,当好“施工队长”

  宫家屯村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子,张宝林等6位革命烈士的英灵安葬在这里,每年都有各界人士到这里祭奠英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村里下定决心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革命故事,全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于2017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期间,解学刚勇挑重任,从选址到设计,从开工填土到安装电器,从手工打造烈士画框到制作每一件展品的架托,每一个环节他都全程参与、亲力亲为。他带领村里的几名能工巧匠,用一双双巧手,不仅圆满完成了改造工程,更为村集体省下了数万元加工费。经过建设提升的烈士陵园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性更强,成功申报为静海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现有人物介绍等大型展牌50多块,陈列烈士遗物等展品400多件,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饱含历史厚重感的实物、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都生动再现了革命烈士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和慷慨悲壮的英雄形象。近两年来,纪念馆累计接待全市90多个部门单位上万人次前来接受革命教育。

发展绿色产业,当好“首席匠人”

  身处团泊洼的宫家屯,有着得天独厚的野生芦苇资源,村里人对芦苇编织也一直情有独钟。为了创新传统芦苇手工编织工艺、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村“两委”决定引进手工芦苇画制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于是,解学刚便作为主力带队去白洋淀取经学习。凭借着谦虚好学、不畏艰难的作风,再加上他继承了祖辈的苇编手工技艺传承,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便掌握了芦苇画从选料到成品的每一个步骤,成为芦苇画制作方面的行家里手。学成归来后,他将材料采集、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细化分解,并创办了集设计、制作、展览、营销为一体的芦苇艺术馆,为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就业搭建起了新的平台。去年以来,在解学刚的带领下,村里已经培养出一批芦苇画高手,累计制作并售出了2千余件工艺精美的作品,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他深知,芦苇画的创作必须融入思想性、时代性,去年“七一”前夕,他带领大家制作大型芦苇画——“红船”,表达了广大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共鸣,向建党百年献礼。今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前夕,解学刚又带领村民创作了大型芦苇画——《喜迎北京冬奥会》,被2022冬奥纪念馆收藏,他不仅用自己的方式助力了冬奥会,还把敬业奉献的身影永远刻印在了北京冬奥会记忆里。

  推荐单位:静海区文明办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