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亲“范建法:农民父亲38年守护脑瘫儿子 助其实现文学梦(4图)

发布时间:2022-06-11 22:09|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12|查看:816次

38年前,范建法的儿子范东明降生,然而,不幸的是3个月大的小东明却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此后的13000多个日夜,范建法以如山的父爱呵护着脑瘫儿子的成长。从病床前伺候到炕头上教儿子读书认字,范建法悉心照料,几次从死神手里“抢”回儿子,他为儿子购买电脑、订阅图书,鼓励儿子走上创作之路。2015年,在范建法的帮助下,范东明的第一本诗集《左岸之贝》出版,他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脑瘫诗人”。2015年12月,范建法荣登“中国好人榜”。

煤堆上的雪

还没有融化

像一架白色钢琴靠在墙角

学会了用眼睛走路

我看到了别样的风景

一些发光的人

照亮了黑暗的世界

却没有照亮自己的内心

只有点燃骨头的人

才能照亮尘世的黑暗

这是山东省东营市史口镇范家村范东明的诗集《左岸之贝》中的一首诗,读着这首诗,你一定想不到诗的作者是一名先天脑瘫患者。

范东明能够有今天的写作能力,写诗、出版诗集,这都离不开他年逾七旬的老父亲范建法。这么多年来,范建法始终精心照顾着儿子,给儿子喂饭、陪儿子写作、与儿子交流做人的道理。

身患残疾,是范东明的不幸;拥有这样伟大的父亲,却是范东明的幸福!

范建法和儿子范东明在一起。图片来源:东营文明网

1.突遭不幸:我要尽全力医治我的孩子

“命运是捉摸不透的。”范建法爱这么说,因为他忘不了1978年那个秋夜,妻子郝金在家里难产,她冒着生命危险生下了二儿子。儿子降生后全身发紫,呼吸困难,幸亏村医及时赶到,儿子才渐渐发出哭声。他盼望儿子能健康聪明,取名“东明”,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儿子并没有如他所盼的那样健康。

小东明3个月时哭得尤为厉害,范建法和爱人不清楚儿子异常的原因,就抱着儿子寻医问药。“先天脑瘫”、“不可能根治”、“治疗费用高”、“可能活不了多久”……医生的每一个答复都让范建法夫妇难以接受。从那时起,范建法便开始抱着儿子踏上了漫漫求医路。

听说青岛崂山有家医院可以“点穴治疗”,范建法就抱着儿子去青岛,为了省出医药费,他常常一天只吃一点干馍馍;听说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有这方面的专家,他就带着儿子去找那位专家;有人告诉他滨州有家专科医院不错,他就带着儿子去滨州……他从不放弃任何治疗的机会,直到经过无数次治疗没有效果后,他才慢慢接受了儿子脑瘫的这个现实。儿子全身上下除了脚趾几乎都不能自控,范建法就每天坚持给儿子按摩,希望儿子能好一些,再好一些。

范建法正在给儿子范东明喂饭。图片来源:东营文明网

范东明5岁时,不幸得了急性喉炎,憋得几次昏厥过去。范建法连夜把儿子送到医院,儿子住院一个多月,他每天都陪护在儿子身边,终于帮助儿子挺过了难关。6岁时,范东明得了结核性胸膜炎,伴有胸膜积水,为了能让儿子在家接受治疗,范建法就自学打针,每天给儿子打针,一直持续一年时间,最终让儿子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这么多年来,范建法夫妇跑田间、忙家里,收入微薄的他还要支付儿子的医药费,一家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他是我的孩子,我要尽全力为他治病,我不后悔。”范建法说。

2.为父为师:无论孩子什么样 都不会亏待他

“孩子是上天给的,无论他什么样,都是自己的孩子,既然他来到了我家,我一定不会亏待他。”这是范建法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范东明七八岁的时候,范建法发现了儿子有画画的天赋,他想:“东明能画画,肯定也能认字儿!”从那时起,这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父亲就借来小学、中学教材,无论自己多累都会坚持利用闲暇时间教范东明识字。他还将一本小字典当作礼物送给儿子。尽管儿子表达不清,但却能够用点头或摇头来表示是否记住。范建法鼓励儿子锻炼脚趾的灵活性,用脚趾夹住铅笔练习书写,半年时间,儿子识字量竟达到1000多字,而且能写一些。这令范建法激动不已,也坚定了他教儿子学习的信心。

范建法将小字典换成一本《汉语大词典》,他与儿子约定利用两年时间,把常用字“啃下来”。看到儿子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范建法就开始为儿子买书。在阅读了一些小小说、儿童读物后,范建法发现范东明特别喜欢看诗歌、散文类读物。常常深夜了,还让父亲帮他翻阅。

二十多年前的乡村还很贫穷,每年能拿出1000多元钱用于购书的家庭屈指可数。范建法和妻子郝金省吃俭用,给东明订阅了《收获》《诗刊》《山东文学》《萌芽》等多本刊物。为了增加儿子的阅读信心,范建法常常与儿子进行阅读比赛。儿子每一个会心的微笑、每一次开心的点头都令范建法激动不已。“我懂他,那个表情告诉我,他懂了,记住了。”范建法说。

范建法与儿子范东明在讨论、修改文稿。图片来源:东营文明网

2000年下半年的一天,范建法将一个大本子放到范东明的脚前,告诉他:“你也可以当作家,你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吧,爹是你的第一个读者!”有了父亲的鼓励和帮助,范东明开始走上创作之路。他构思了几部小说,都写出了提纲,有一部《金锁记》竟然写到了100多页。“内容涉及三四十个人物,情节设计得还不错。”范建法说。对于儿子的“作业”,这位“爸爸老师”颇为满意。

范建法看到东明用脚写太慢了,而且书写姿势对心脏不太好,便产生了大胆的想法:“我要让儿子学电脑!”2005年的东营农村,拥有电脑的家庭寥寥无几,对于家庭贫困的范建法更有些难以企及。这位朴实的父亲,四处借钱,托人从城里花700多块钱买回了一台“二手电脑”。范建法不懂电脑,但是他鼓励儿子摸索着学习,从开机、关机到基本文档操作。几个月下来,范建法和儿子一样掌握了一些电脑知识。2007年,范建法再次借来3000多元钱给东明换了新电脑。

3.为儿圆梦:一本诗集开启一扇爱之窗

在东明的书桌上摆放着《海子诗全集》《泰戈尔诗文全集》《北岛作品》等一系列书籍。范建法说,2007年起,范东明迷上了读诗、写诗。为了鼓励儿子,他购买了一些诗歌作品当做礼物送给东明,东明不会口头表达,但他将父亲的爱深深藏在了心底,写进了诗歌里。

对于范东明来说,每一次书写都是一项“大工程”。他要挪到床头的电脑旁边,用右脚大拇指按下开机键,然后用右脚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击出汉字……这些在常人看来简单的事情,范东明做起来却非常吃力,往往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浑身痉挛。所以当他讲出出书的愿望时,很多亲朋好友都反对:“你的身体根本支持不了。”但是范建法却表示支持,他告诉儿子:“你能行!”

范建法不知道这三个字给儿子的内心世界带起了多大的波澜,他只是看到范东明整理出自己创作的诗歌,先后修改了20多遍,并在网上联系了北京一家出版社。“当时,出版社要让我们先支付三万多块钱的印刷费。”范建法说。当从儿子支吾的表达中明白印刷诗集需要花这么多钱时,范建法有些犯愁了,他怕因筹集不了那么多钱而不能出版诗集,打击了儿子的创作积极性。

范建法心里想:“我们为儿子圆梦,就算卖不出去又咋样,我们无怨无悔。”他走进了邻居的家、朋友的门。没想到的是,大伙儿都争着出钱要帮助范东明实现出书的愿望,并且都表示:“书能卖出去就还我们,卖不出去就当供着东明上学了。”这让范建法心里非常感动。

你五千,我一万,印刷费很快就凑齐了。邻居把钱送到范建法家里,大家说:“你会开拖拉机,帮着大伙儿耕种多少年了,常常连柴油钱都不要。这回,我们都想帮你一把,你别不好意思,好好收下给东明出书。”

范建法正在与儿子范东明探讨诗集《左岸之贝》。图片来源:东营文明网

2015年4月,范东明的第一本诗集《左岸之贝》正式面世,他也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脑瘫诗人”。

范建法没想到,儿子写诗的事情很快在网络上传开,很多热心网友帮助他们卖书,这让范建法与范东明很快收回了印刷费。拿着诗集换回的钱,范建法告诉儿子要做到三点:“首先,要偿还印刷费;其次,要尽个人能力帮助别人;第三,要继续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印刷费全部还了,范东明还拿出200多本书捐给了镇上学校的一些热爱读书的学生。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感谢,范东明在电脑上敲下一行字:父亲的言行感染了我。

除了写诗,范建法还鼓励范东明学习电脑维修知识,帮助网友或者村民们修理电脑。仅仅学习了半年时间,范东明就能够处理很多电脑问题,并且多次帮助网友和邻居解决了电脑上的难题。

范东明还在网上结识了一位同样爱写作的患病女孩吴海萍,他帮助吴海萍校对、出版了“抗病自传”《途经人间》。范东明告诉吴海萍:“我每帮助一个人都会感到快乐,这份快乐源于我的老父亲。”

时光或许会洗涤所有的铅华,却始终无法磨灭父母对孩子的爱。范建法用朴素的言行诠释了什么是“父爱如山”!

(本网根据《“好父亲”范建法:38年守护脑瘫儿子 助其实现文学梦》《中国好人榜——范建法》等稿件综合整理,感谢东营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脑瘫儿子,范建法没有抱怨,没有气馁,他以超乎寻常的耐心面对命运的考验,他的悉心照顾如一支蜡烛,点燃了儿子漆黑的长夜,照亮儿子的未卜前程。有人说父爱是沉默的,博大的胸怀与坚强的依靠就是范建法对儿子付出的全部。范建法以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父爱。

(责任编辑:梁海燕)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Baidu
    map